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1月2日下午,9岁的童童(化名)背着小书包,来到沙坪坝覃家岗派出所。在接待前台,童童一见到民警,就哇哇哭了起来,哭得很伤心。童童告诉民警,他被妈妈打了,“这是家暴!”
男孩哭着来报警
2日下午1点过,沙坪坝覃家岗派出所里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小男孩一脸无辜地坐在板凳上,很快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值班民警上前询问,可还没等开始问话,男孩就哭了起来,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
小男孩说,他叫童童,今年9岁,就住在天马路附近。他的父母从四川来重庆做小生意,他就在附近小学读四年级。
童童说,不久前,妈妈给他报了个补习班,可他根本不愿意去。上了两次课,童童实在“受不了”,当天是元旦假期,下午又有补习班的课。童童不想去,妈妈动手打了他。童童觉得很委屈,下午背着书包出门,不是去参加补习班,而是一路问到了覃家岗派出所。
民警查看发现,童童的身上和脸上并没有明显的伤痕,只是不停地哭泣。
童童告诉民警,妈妈只是生气地打了他几下,下手并不重,但他坚持认为,“这是家暴!”
儿子说“逃课”有原因
民警很快联系上了童童的父母。夫妻两人听说儿子没有去补习,而是去了派出所,也十分吃惊,答应立即到派出所来接孩子。
“我们送他上补习班,也是想让他的学习成绩跟上去。我一个月只能挣四五千元,还要拿出1000元交补课费,我们当家长的容易吗?”在派出所的调解室里,妈妈当着童童的面说出了心里话。
童童的妈妈告诉民警,儿子在班上的成绩算是中等水平,孩子的成绩上不去,他们也很着急。于是,在没有征得儿子同意的情况下,就给孩子报了补习班。
而童童本来就对补习班不感兴趣,最近又迷上了网络游戏,就更加反感上补习班了。
父母答应不再强迫孩子
当着童童的面,民警教育了他的父母。民警告诉他们,不应该强迫孩子参加“补习班”或“兴趣班”,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学习成绩上不去,不一定就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家长也应该反思。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劝说,童童的父母答应不再强迫儿子参加补习班,回家后会和他好好沟通。
民警也对童童进行了“教育”,“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最后,童童原谅了父母。本报记者 谭遥
家长应该好好反思
记者昨日从沙区警方了解到,最近他们接到的未成年人拨打的110报警电话中,有多起都是因为孩子学习压力大,厌烦参加“补习班”或“兴趣班”所引起的。
民警说,儿童拨打报警电话的次数增多,除了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增强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家长应该反思。
重庆明亮心理咨询所所长邱驷认为,在这起事件中,作为父母应该首先明确两件事:一是,他们给童童报补习班,是否经过了孩子的同意?二是,童童学习成绩上不去,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管理十分粗暴,做事不征求孩子的意见,独断专行。而孩子在家里‘无处伸冤’,只能向外界求救,警察成了他们向外界求助的首选。” 邱驷说,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首先要弄清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要对症下药,“拔苗助长”反而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