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家岗村 首页
民工成政府食堂常客 这个“秀”做的好

来自华声论坛—辣眼时评.【原创】民工成政府食堂常客 这个“秀”做的好


昨天中午11时30分,江苏省泗阳县政府食堂准时开饭,来自史集街道的王维奇、陈业瑞、刘传航等3名农民工各自端着盘子,跟县里的机关干部们一起排队打饭,然后与干部们坐在一起用餐。这个机关食堂价格实惠,午餐9元就能吃饱吃好,而且对社会无门槛开放,大大方便了附近的民工和居民。(中国江苏网12月13日)


民工成政府食堂的常客?这样的新闻一下子吸引了众多网民,也引发网民热议和评论。有很多网友点赞:民工与机关干部坐在一条长凳上吃饭,很温暖的一幕,大大点个赞;政府食堂成了“快餐店”,这才是老百姓的政府,这才是老百姓的好官。也有网友质疑:官民共进午餐,不知道能坚持多久?政府用财政补贴建起来的食堂,亏了算谁的?有作秀之嫌……


网民有疑问也很正常。因为长时期以来,政府食堂在百姓眼里很神秘,也很遥远。政府食堂,顾名思义是专门为政府里的工作人员开设的食堂,食堂里什么样、吃什么、多少钱,对百姓来说都是未知数。中央八项规定之前,一些政府部门机构里的食堂成内部职工的福利餐,一些地方曝出一元钱早餐,三元午餐等,很是让百姓诟病,官民之间无形中有了一堵墙。


消除百姓对机关食堂不必要的误解,疏通政府与公众之间淤塞的信任通道,靠什么?靠实实在在的“做”。江苏泗阳政府食堂从2015年建成后,县领导就明确要把县政府食堂办成一个亲民开放的食堂,不分机关干部还是平民百姓,不分你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谁来都可以办卡吃饭。现在每天的就餐人员中,有工作服上沾着水泥浆的、沾着不同颜色的油漆,还有的人仍戴着安全帽的民工,有附近的老人和孩子,有书记有县长,大家一起排队买饭,然后坐在一条长凳上无拘无束、有说有笑地吃饭。“实惠管饱味道好”,百姓不仅开心,也对政府有没有“吃香喝辣”放了心。


机关食堂无门槛,民工成政府食堂的常客,让机关后勤走向“前台”,如果说把这也看成是作秀,那么这个“秀”做得好。一是消除了公众心里的疑问,只服务于机关公职人员的食堂,现在到底还有没有特殊的“福利”,进来吃一顿心里一目了然。二是拉近了干群关系。过去看似高不可攀的决策权力部门,台上那些不苟言笑的领导,现在和老百姓一个桌上吃着一样的饭菜,唠着家常,神秘感没有了,横在官民之间那堵无形的墙不见了,一个门槛的去除,一个小小的改变,就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即使是作秀,又何妨?


虽然我们不知道泗阳县政府的食堂,能不能永久的开放下去,但不管坚持多久我们都为这样的做法点赞,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政府能拆墙透绿,让公众像逛公园一般来政府大院散步休闲, 让更多的民工、更多的百姓成政府食堂的常客,这些特殊常客就是机关作风转变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