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符善南家的番石榴喜获丰收。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摄
海南日报记者李佳飞 通讯员宋祥达
符善南的家位于澄迈县福山镇敦茶村洋道村民小组,出了门,就是大片郁郁葱葱的果园,西线高铁福山站在不远处的青山绿水间若隐若现。
两年前,符善南是全村唯一的贫困户,往年春节拜年,他都不好意思出门。而鸡年新春,他很高兴地聊起他家的脱贫经历,说话声音都提高了好几个分贝。
“触网”趟出脱贫新路
“福山可是一块宝地,福橙、地瓜、皇帝蕉、番石榴等品牌农产品,都是让农民发家致富的‘金果子’。”敦茶村党支部书记冯善祥说,在这个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2500元的富饶村庄,不脱贫确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46岁的符善南告诉记者,他以前和妻子主要靠外出打零工挣钱,家中近20亩地由老父亲一人打理,父亲年事渐高力不从心,家中丢荒的田地越来越多,他们才决定回家种地。没想到,2014年,刨去一年成本投入,他们全家的总收入只有不到6000元,成为洋道村唯一的贫困户。
2015年6月,澄迈正式启动福山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位于福山咖啡风情小镇的互联网镇级运营中心当年底建成投入运营,以“富硒”“绿色”“生态”为特色的澄迈农副产品,身价一下翻了好几倍,有的甚至数十倍。
这一年,符善南的同村乡亲陈利群也回到了村里,发动成立了福山洋道石榴合作社,并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当地首个村级互联网运营服务中心。
作为贫困户,符善南得到了格外的关照。陈利群第一时间主动联系他,邀请他加入合作社。福山镇党委副书记陈奕焰作为帮扶责任人,带来了农技中心的专家,到果园里手把手教他们管理技术。
“去年我们家的番石榴亩产翻了1倍,价格则从原先的0.6元一斤,涨到1.8元一斤,优等品在网上销往全国,高达7.8元一斤!”说起“触网”的经历,符善南喜不自禁。
新年还有新憧憬
得益于扶贫政策,去年底,符善南家的危房完成改造。在结实敞亮的新房里过第一个春节,他们又盘算起了新的“致富经”。
“互联网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拓宽了销售途径,还带来了一批批游客,乡村采摘游很受欢迎。”符善南说,他已经和妻子商量过,今年要多种几亩番石榴,再把新房装修得更有特色一些,将来作为接待游客的民宿。
大年初五一早,在符善南进自家果园巡视时,妻子苏秀月已和同村的姐妹们忙着整理村庄的绿化带了,一簇一簇三角梅和热带果木将整个村落雕琢得更加精致。“环境美了游客才喜欢,我们自己住着也舒心!”略显羞涩的苏秀月这样笑着说。(本报金江2月2日电)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