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街道 首页
“鲁迅说过的话”何以成刚需?背后又折射了什么问题?

日前,鲁迅博物馆官网的资料查询在线检索系统引发国内网友兴趣,因为可以检索对照鲁迅作品原文,虽是试用版本却因大量访问导致崩溃,被戏称“鲁迅说过的话搜索引擎”。

如何看待伪名言现象,其背后又折射了什么问题?为此,我们选择了三篇颇有代表性的文章,以飨读者。

公众对真名言有刚需

邓海建

名人“被名言”,这样的尴尬现象随处可见。有人编造张爱玲的话“你说高处不胜寒,我便拱手河山讨你欢”,原是歌词改的。有人称莫言说“我敬佩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富裕时,陪女人过好日子的男人”,弄得莫言自己都很不好意思:“理不糙,可我也想知道这是谁写的。”

关键问题是:这些有道理的话,为什么非要假借名人之嘴而出?

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有三种可能:一是自古以来,附庸风雅便是文字之弊。名言如此,名诗亦然。二是思考的不自信,没有名人身份的加持,有些话总觉得说出来“名不正言不顺”。再一个,便是语言文字中的弄虚作假成风。仿写、抄袭、山寨、拼凑……最后,扣上名家的帽子,便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

文化的丰富性当建构在文化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之上。狂欢式的虚假名言,或许能传递某种哲理的营养,但因其本身来自杜撰,终究如海市蜃楼,只能算是误会一场。增进文化自信,似乎有必要从清扫这些虚假的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扭转“言必称名人”的表达习惯开始。

至于“鲁迅名言检索”何以热闹至系统崩溃?算是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真名言的“刚需”吧。

需要检索的不仅是鲁迅

周菊

近年来,不仅鲁迅遭遇“伪名言”,诸如马云、莫言、白岩松等名人均遭到网络“伪名言”的困扰。部分词句煞有其事,模仿得惟妙惟肖,欺骗性很强,还有些属于谣言,涉及个人隐私,令这些名人不得不多次出面澄清。诸多真假难辨的“伪名言”广泛传播,误导了公众,衍生出很多麻烦、纠纷。

由此可见,不仅“鲁迅说过的话”需要检索系统,还有很多名人都需要类似检索系统,如果有机构、网站将这些名人的作品、演讲等收集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库,配置检索系统供网友查询、验证,岂不就是一个名人“名言”的证伪器。

网络汇聚了海量信息,给网友带来了便利,可信息太多、太杂亦增添了麻烦,要想从中辨识出真伪信息,还真是一个技术活。事实上,经常有网友在网络上搜索,或者在微博、论坛、知乎等社交平台上,公开求证一些“名言”的真实性,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也难以达到验证目的。

可见,包括“伪名言”在内的各种虚假信息、网络谣言,都应得到有效的检索、验证、治理,还原事实真相,保持网络空间的清新明朗,让网友免遭欺骗,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需消除对名人的盲目崇拜

王军荣

“伪名人名言”之所以那么多,一方面是因为对名人的盲目崇拜,认为名人说过的名言就有“真理”,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即便是同样的话,如果不冠之于名人名言就不会听;另一方面与八股的文风有关,一篇文章套上“名人名言”就能够增加说服力,特别是一些中学生写议论文,似乎不用上名人名言就无法成文。

记住名人名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想不出来,也要编写一个,反正只要用上某某名人说过就行了。应该说,如果真是“名人名言”,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确也是能够给人启迪的,但“名人名言”也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什么场合都能够用的。

“伪名人名言”大肆泛滥,不仅是对名人的玷污,也是对民众人格的侮辱。从打假的角度看,的确是很多名人需要检索系统,帮助大家认清“名人名言”的真假,但如果不消除对名人的盲目崇拜和畸形崇拜,“伪名人名言”的“市场”就不会消失。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求知,最需要的是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人云亦云,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有自己的独创精神,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就不必用“名人名言”为自己添彩,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内容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