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2019年05月25日23:43 新浪读书
初夏凤城,文学的繁花盛放。5月25日下午,由南方都市报发起主办、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顺德区北滘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在顺德北滘文化中心音乐厅隆重举行。
南都报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文定向顺德区委宣传部和顺德区北滘镇人民政府赠送小金人 摄影:陈辉
南都报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文定,南方都市报副总编陶然,南方都市报编委王卫国,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顺德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唐磊晶莅临盛典现场,诗人黄礼孩和文学评论家申霞艳担任典礼主持。自2013年起,华语文学传媒盛典永久落户顺德,成为顺德一年一度的文学节日。盛典伊始,南都报系党支副书记、南方都市报总经理陈文定向顺德区委宣传部和顺德区北滘镇人民政府赠送小金人,致谢顺德对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及当代华语文学创作的鼎力支持。
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由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阎晶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诗人欧阳江河,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小说家东西以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秘书长刘炜茗担纲终审评委,经过充分、严谨、激烈的讨论,最终投票产生获奖结果。
李洱凭借长篇小说《应物兄》折桂2018“年度杰出作家” 摄影:陈辉
李洱凭借长篇小说《应物兄》折桂2018“年度杰出作家”。陈继明、陈东东、罗新、黄德海、班宇分别斩获“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学评论家”及“年度最具潜力新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共襄盛会,见证了六项大奖的颁发。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谢有顺代表终审评委发言时表示,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已走过了17年。他还记得2003年第一届颁奖时,杰出作家获得者史铁生坐着轮椅来到广州,登台时,身边不约而同伸出许多双手,一起抬史铁生上台,那个场面至今印象深刻。
谢有顺认为,在文学生态繁复冗杂的今天,让这样一个奖持续办下去,体现了南都的勇气和魄力,体现了办报人的理想,他对支持文学、宽容文学奖自由生长的领导和主办方有特殊的敬意。当下,文学的边界在不断扩大,但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关注和表彰的仍旧是传统的纯文学。谢有顺说:“我相信,文学一直留在文学之内,尽管是狭窄的领地,只要持续挖掘就有它的意义。”
李洱发表获奖感言 摄影:陈辉
李洱:从事写作30年,我还是个新手
继《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之后,李洱磨砺十三年的厚重之作《应物兄》一经出版即引来评论界高度赞誉。这部八十万字的煌煌巨著,生动地刻画了当代学院知识分子的群像,话语交织、角色纷纭、引述广博,被誉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创作。
今年,李洱凭借《应物兄》斩获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的最高荣誉“年度杰出作家”。授奖辞称,《应物兄》“观物类情,观我通世。精细、丰盛、庞杂、移步换景的叙事景观中,庄严与戏谑混杂,风骨与媚世共存。空间来回折叠,语义不断增殖,精神灿烂出之纸上,又不断消散于嘴上阔论;但哪怕思想生活都成了笑谈和杂碎,有些气若游丝的精神遗存仍然迎风站立。”
25日的颁奖典礼上,李洱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从事写作已经三十年了,但我还是个新手。一个形容词,就能把我给难住。” 他透露,自2005年春开始的《应物兄》的写作过程异常艰难,若非朋友们的鼓励和催促,若非意识到作品最终应交与读者,自己真可能中途放弃。
李洱说,我们所有人都置身于一个国家的伟大变革当中,每一个作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此作出回应。“我倾向于把这个时代的写作,看成是一种义务劳动,看成是在为一种更成熟的写作铺路。我虽然不是语言上的本质主义者,但我确实相信,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能都是在为一种更成熟的语言而努力。”
陈继明以长篇小说《七步镇》斩获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小说家” 摄影:陈辉
陈继明:小说家永远是学徒
陈继明以长篇小说《七步镇》斩获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小说家”。授奖辞称“陈继明创造了自己的‘七步镇’,一个爱欲与救赎、记忆与遗忘、欢悦与酷烈交织的美学时空。穿过生命巨大的迷茫,经由自我内在的辩论,那个亦虚亦实、似前世又似今生的一段内心旅行,所从何来,又去往何方?出版于二〇一八年度的长篇小说《七步镇》,写出了这种现实的重影和灵魂的歧途。”
在颁奖典礼上,陈继明说,他此前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学徒,获知荣膺第十七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小说家”,他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小说家了”,长篇小说《七步镇》就是他的毕业创作。
《七步镇》以一个患有回忆症的主人公东升的视角展开绵密叙述,读者和评论家多把它看作一部自传色彩浓郁的小说。陈继明再三声言,《七步镇》“不是自传,真的不是。”相反,在他的小说创作史上,《七步镇》是仰赖虚构最多的一部。
“个人经历再丰富,对小说创作来说,都是不够用的。再精彩的生活,永远不可能大于虚构。再丰盛的才华,也不可能大于虚构。”陈继明说。他指出,虚构始于小说这门伟大艺术的秘密理想,面对这个理想,“小说家其实很难毕业。这一回毕业了,下一回又将再次成为学徒。”
陈东东摘得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诗人”桂冠 摄影:陈辉
陈东东:获奖提示我新的写作标高
《海神的一夜》是陈东东创作36年来最完整的短诗集结,以其华美、新奇、丰沛和壮丽,为陈东东摘得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诗人”桂冠。授奖辞称,“那些渴望在世界落实的声音,源于一种壮观的听觉想象力,更得自语词的神秘构成。含混的诗意,幽闭的心事,不知所终的自我询问,在重铸抒情、象征与冥想风格的同时, 陈东东也以怀疑主义的笔法写下了新的意义地图。”
陈东东的写作始于80年代初,层出不穷的佳作让他在中国诗坛享有盛誉。在颁奖典礼上,陈东东说:“我的写作一向受到各种激励,没有那些激励,我想我仍然会写,但或许会感觉更加困难。”他坦言,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诗人”的奖项,给予他一种新的艰巨,“它向我提示新的写作标高”。
诗人看似遗世独立,却并非对现实了无观照。相对于以诗歌干涉时宜、介入世务的诗人,陈东东更是诗歌语言的擦亮者、锻造者和发明者。他说:“我相信,诗歌对语言的干涉和介入,并不会无效于思想和现实。语言自有其思想和现实的侧面,对语言的关注和关心,不会不来自这样的侧面。而诗歌之光透过三棱镜,播撤开来更丰富的语言、思想和现实。”
罗新赢得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的殊荣 摄影:陈辉
罗新:流了汗,吃了苦,才能真正理解
历史学者而有畅达隽永的文笔,年过半百而有田野行脚的体力,这些罗新全部做到。他徒步追随蒙元帝王的辇路而写下的《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出版之后载誉无数,最终为罗新赢得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的殊荣。
授奖辞称:“罗新熟知纸上的中国,但更加珍惜自己用脚丈量过的真实大地。他以行旅者的谦卑,印证着一种古老的沧桑、悠远的荒凉,而那些细碎的往事、陌生的见闻,不断闪现在一花一草、山河旧梦之中,又为文明写下了个人的刻度。”
在颁奖典礼上,罗新坦言,获奖让他深感意外。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来进入历史研究的行当,成为一名历史学者。罗新说:“曾经的文学少年、文学青年,早在青春结束之时就告别了文学梦,三十多年后竟站在文学奖项的领奖台上。这当然远远不能算是人生的反转,但多少多少是对往昔梦想合理性的一种追认。”
历史学者的工作不仅仅是埋首故纸堆,他们也需要触碰大地,“行走并记录”,因为“只有从现实、从当前的生活经验出发,我们才可能靠近并辨认过去。”在《从大都到上都》一书里,罗新引用了美国人马克·亚当斯《到马丘比丘右转》一书里的话:“我完成了从旅游者到旅行者的转变。”
颁奖典礼上,罗新重提这句话,并说:“大概因为他流了汗,吃了苦,付出了很多,他才真正理解了那些高山深谷和那里的人民。”罗新希望自己也能完成相同的转变,在他看来,“这种转变比什么都重要,值得用一生的时光去追求。”
黄德海荣膺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文学评论家” 摄影:陈辉
黄德海: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是参与人类认知的竞争
青年文学评论家黄德海凭借2018年出版的三部著述《诗经消息》、《泥手赠来》、《驯养生活》荣膺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文学评论家”。授奖辞称:“黄德海广博而专注,深知文章法度杂见于百家之书,故他读古文,亦重新著。以古人之智慧,开自己之生面,以现实之浮沉,察人心之微妙,尤其对一种语言心性的领会,更是黄德海朝向自我的深思。”
《诗经消息》“引古鉴今,推见至隐,以求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而《驯养生活》、《泥手赠来》“不仅辞章考究,德性之知也深沉精当,自有一种庄重之情。”
在颁奖典礼上,黄德海致答谢辞时说,文学评论的窘境由来已久,“在有些场合,文学评论被认为是文学创作的附属品,负责打扫创作开辟出来的第一现场;在另外一些场合,文学评论又似乎变成了某种特权,傲慢地对着文学作品指手画脚;甚至在某些更加糟糕的场合,文学评论变成了理论操练的枯燥文字,鲁莽而颟顸地把生机满眼的创作砍伐得万木凋零。”
黄德海却为文学评论正名:文学评论不是传令官,也不是大法官,更不是葫芦官,而是写作者在自身知识和经验储备的基础上发现惊喜和生成标尺的过程。它既可以修改过去,也可以作用于当下,更饱含对未来的期许。文学评论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作,它“参与人类认知的竞争,从而(在最好的意义上)把任何人类的精神成果作为卓越的竞争对手。”
写作本身充满了惊喜的可能,而黄德海将此次获奖的“偶遇式惊喜”看作来自写作的又一馈赠。
班宇斩获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最具潜力新人” 摄影:陈辉
班宇:我愿意成为一个永远的新人
2018年,出生东北的80后青年小说家班宇以一系列精湛的短篇小说引来文坛瞩目,今年,他凭借首部小说集《冬泳》成功斩获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最具潜力新人”。
颁奖辞称:“出版于二〇一八年度的小说集《冬泳》,细节生猛,语言迅疾,在地方性的声口里,反讽仿佛幽默的变种,亮光潜藏成痛苦的底色,在生活巨大的轰鸣声中小心翼翼表达的悲悯,是一种存在的寂静。繁花似锦又惨淡无比,活力四射又奄奄一息,时代的悖论成就了一个小说家的犀利,也守护了那些渺小人群的命运。”
班宇在颁奖典礼上说,他写的故事多发生在北方,那里“有贫乏与黯淡,也有怯懦与谦卑,但无一例外,星星照耀着这里所有的人。乔治·西尔泰什有一句诗,他说:我乘坐的列车长如黑夜,长如记忆。那么我想,我的这些小说,或许可以认为是其中一节车厢,满载着哀愁而坚忍的过客,映在星光之下,轰鸣着向前驶去。”
虽然捧回新人奖,但班宇的写作生涯在早十二年前就已开始。那时他痴迷音乐,在音乐杂志上发表乐评,“内心常怀壮烈与激荡,有许多情绪想要诉说。”2016年他开始写小说,仿佛又重拾当年心境。新与旧,不仅仅是时间概念。班宇说:“每完成一篇小说,都要重新站到起跑线上,面对一个新的空白页,心怀无限憧憬,想着应该如何开启下一段旅程,人与作品有时就是这样相遇的。我愿意成为这样一个永远的新人,为下一次的冲刺做足热身。”
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获奖者合影 摄影:陈辉
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创办于2003年4月,每年举办一次,以“崇尚创造”为宗旨,评审程序公平、公正、公开,为读者推荐当年度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多年来,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坚持公正、独立和创造的原则,坚持艺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并重,在文学界有口皆碑。
颁奖典礼后,华语文学传媒盛典文学周系列活动继续火热进行。26日上午,李洱与谢有顺将在北滘市民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探讨“现代人的思想与生活”,陈继明与刘炜茗将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畅谈“小说语言也有景深”,黄德海与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主编刘铮将在碧桂园集团凤凰书吧切磋“《蒹葭》与《诗经》的几种读法”,26日下午,罗新与新经典文化主编杨晓燕将在大良文化中心分享“萨珊波斯长城的所见所闻”,班宇与作家麦小麦将在北滘丰明中心一楼大堂带来关于“小说越过冬季”的对谈。
[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完整获奖名单]
年度杰出作家:李洱,《应物兄》
年度小说家:陈继明,《七步镇》
年度诗人:陈东东,《海神的一夜》
年度散文家:罗新,《从大都到上都》
年度文学评论家:黄德海,《驯养生活》《泥手赠来》《诗经消息》
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班宇,《冬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