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唤醒我们的记忆,今天我们从居民住房的变化中,探解武冈70年发展历程。
》》明清风貌的青砖瓦房
解放初期物资匮乏百废待兴,武冈古城保留了最原始的面貌。斑驳的古城墙依势而建,蜿蜒曲折的石板路连接万家灯火,古城沿袭宋明格局,以资水、穿城河和城墙线三大历史古迹片区为主,都梁路、三排路、四排路是它唯数不多的主街道。居民区房子以明清时代小木屋和青砖瓦房为主,标志着手工业悠久历史的以行业命名的古街古巷,以及各类寺庙、公馆、庭院、学宫、署衙,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承载着千年来的记忆。
》》福利制度下的筒子房
五、六十年代,为响应中央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号召,无数建设者饿着肚子克服困难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县机械厂、造纸厂、食品厂、棉织厂、氮肥厂、水泥厂等一大批工厂建成投产,勤劳勇敢的武冈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了解放后第一次成规模的城市建设,创造了武冈历史新奇迹,走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步。
70年代,城市人口飞速增长,住房分配制度日趋紧张。为解决部分机关单位及工厂工人住房问题,建成了第一批“家属楼”,又名“筒子楼”,这是当时具有时代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这种造价低廉的砖混结构楼房大概有三五层,面积狭小,公用卫生间排队上厕所是一件头痛的事。有的两三代人同居十几平米的房子,狭小房间只能用帘隔开,晚上躲在房间角落洗澡略显尴尬。楼前大多有一排平房用来摆放自行车、煤球或杂物。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武冈古城。如何抢抓机遇,振兴武冈?如何快速发展城市?如何消化剩余劳动力?1986年8月,时任省长熊清泉依据武冈历史和区域优势,提出武冈“建设成为西南五县的经济中心”,次月,省委、省政府(1986)29号文件确认。19***经国务院批准将武冈列为省域三级中心城市,并同意武冈经济开发区建设。武冈县委、县政府以此为契机,以工业为基础,以商贸和旅游业为主导,把武冈作为具有古城风貌特色的现代化山水城市和邵阳市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单元房”的出现让人们居住条件上了一个大台阶。单元房设施相对完备,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早起洗漱再也不用排队。组合沙发、组合柜开始畅销,条件好的家庭有了黑白电视,一大群邻居就会**在电视机前观看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人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改革开放后的自建房
九十年代初,在中央政策引领下,武冈人民开始大刀阔斧城市建设。1992年开始建设大炮台商贸开发区,短短几年内将曾经壕坑密布、荒冢遍地的近4平方公里土地变成高楼林立、街道宽敞、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1996年,市委、市政府实施“环城路”建设计划,迎春路、解放路、玉龙路等总计9公里道路建设,开发面积达2.5平方公里,总投资5000万元。与此同时,旧城改造同步进行,古城区四牌路、伞铺街等近3000米古街道全面硬化,穿城河防洪堤得以维修,下水道得以改造,资水南路、武威路等道路陆续开工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至1996年,城区面积从1978年2.5平方公里拓展到9.2平方公里。
九十年代末,福利性住房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王城公园旁边一栋栋商品房拔地而起。商品房让居住空间得到细分,卧室开始更强调私密性,独立门厅、客厅改变了进门见床的尴尬格局,电视、酒店、宾馆中的装饰样板融入到自己家中。此外,购买“门面”也是那个年代最有面子的事情,很多城市居民购地自建住房,一般是三至五层砖混结构,实现了商住两用。
》》城市化进程下的商品房
2003年,“环城路”建设竣工,城区面积拓展至12.5平方公里,新建道路25.48公里。完成各类建筑面积320万平方米,其中公共设施面积1.45万平方米,商业网点45.8万平方米。新修了庆丰路、玉龙路等一批城市骨干道路,形成三横三纵城市道路网络。
新建电信大厦、邮政大厦等一批骨干建筑群。建成各类商业网点234个,其中有庆丰木材购销市场(林产品)、竹山购物城(水果)、西南牛羊市场(牲畜)、富田蔬菜市场(农产品)及建材城(建筑材料)等专业批发市场,总建筑面积 32.7万平方米,安置各类人员2万多人。在提高云山—法相岩省级风景名胜区品位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市内公园、绿地场所建设,新建陶侃休闲广场、城壕路街心小游园、荷花公园等。
随着武冈城市功能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化水平得到提升,房地产开发、商业、教育、医疗、文化等行业快速发展,住宅样式再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武冈第一个规模化楼梯房小区——王府花园开始对外出售,人们在追求宽敞的同时,讲究住得舒服、住得开心,装修风格也开始个性化、多样化。
》》保护与开发中的宜居武冈
近年来,武冈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按照新型城市化要求,实施“城镇带动”战略,推进“一环二河四区十二路九工程”,从拓展城区面积、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等多方面着手,将武冈建设成为湘西地区区域性次中心城市。
“四区”即建设城北铜宝新城开发区、城东工业园区、城西物流区及城南商住区,将城区向四区延伸,以“北、东”为主,“西、南”为辅,用5年左右时间拓展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同时科学规划了城区功能布局,城北以发展商贸流通、行政事务、休闲娱乐为主,城东以发展工业为主,城西以物流集散为主,城南以居住为主,完善相关路网建设配套设施,发展水、电、路、通讯等公共事业,带动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从7亿元的城北开发区建设到4000万元的展辉医院建设,从集商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王城公园•步行街到湖南省第一规模的云台中学,从管道燃气工程到工业园区建设,投资由少到多,项目由单一转向多元化,范围涉及到城镇建设、工业、教育、旅游及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
同时,旧城区先后进行了仿古街建设、古城墙复筑、渠水疏浚、文庙修复、历史博物馆修建、楼台亭阁修茸、大街小巷院落及各类古文物和人文景观保护 ,使武冈古城区既呈现了古色古香的历史风貌,又透露出神采飞扬的时代气息;新城区相继开发建设同保新城、凯德嘉博城、皇冠世纪城、教育新城等项目,使武冈新城继承和发展了文化名城特色,展现了现代城市文明。
70年风雨兼程、70年攻坚克难、70年飞跃建设,武冈这座小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无数建设者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无愧于时代的亮丽答卷。(戴岳峰 邹叶琼 报道)(摄影 刘凡 赵长烨 等)(编辑 刘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