璜垦街社区 首页
【名家专访】江西著名画家—冯立

画家简介


冯立,男;现为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文学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西省包装协会艺术设计委员会副主任。作品参加全国大型美术作品展九次;入选省部级美术作品展三十六次;其中一等奖七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七项;优秀奖三项。主编专著教材三十二部;论文二十余篇及数十幅作品刊登发表于《文艺争鸣》、《装饰》、《包装工程》、《江西社会科学》等国家核心期刊;主持、参入科研立项项目五十四项,其中省级立项项目十七项,横向项目二十项,以及其它奖励多次。先后到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进行艺术交流和访问。

美术作品获奖情况:

*油画作品《有色玻璃》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

*油画作品《暖风》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

*油画作品《逆光里的小孩》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

*漆画作品《思维的延伸》入选首届全国漆画展优秀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

*漆画作品《三月十四日的阳光》入选中国漆画艺术精品展,获铜奖(中国工艺美术协会);

*设计作品《红色旅游》入选第九届华东装潢设计大奖赛,获银奖;(中国包装技术委员会)

*油画作品《有色玻璃》入选江西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获一等奖;(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联,江西省美术家协会)

*设计作品《季节城市》入选江西省第七届装潢设计作品展,获一等奖;(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江西省装潢艺委会)

*油画作品《暖风》入选江西省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获一等奖;(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联,江西省美术家协会)

*水粉作品《情绪的张力》入选江西省第二届色彩静物风景写生作品展,获一等奖;(江西省文联,江西省美术家协会)

*素描作品《桌面上的强光》入选江西省第三届素描作品展,获一等奖;(江西省文联,江西省美术家协会)

*素描作品《正午阳光下的男子》入选江西省教师素描优秀作品展,获一等奖;(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江西省文联)

*丙稀作品《岸堤》参加江西省第六届“艺德杯”美术作品评比,获大学教师组一等奖;(江西省教育厅)

丙烯画《格局》(64cm×38cm)


《十堡村口》(64cm×38cm


《园拱门》(64cm×38cm


丙烯画《岸堤》(64cm×38cm


《婺源虹关里村》(64cm×38cm)


《灰色的电线杆》(64cm×38cm)


油画《村口》(90cm×60cm


油画《一种情绪》(90cm×60cm


油画《观照》(90cm×60cm


油画《东方有风》(90cm×60cm


油画《钟声》(90cm×60cm


《叩开冯立的空间》


        叩开冯立的空间,质朴与雅致的气息并夹杂着淡淡的沉香迎面而来,四周陈设着他近二十年来的一系列创作与收藏,案头零散着他信手拈来的书法和纸本。

至今不惑的年纪,他沉稳、睿智,洞察力敏锐并极具亲和力;历经了四十多年的涤荡与历练,也成就了他的执着信念和独到的文化理解。在当今物质丰盈,心态极易浮躁和空洞化的年代,这份对精神的守望和理想的坚持更显得越发的难能可贵。

        冯立成长于一个美术世家,父亲冯隆梅早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长期从事艺术创作,国画、书法造诣颇深,尤其在山水方面更有独到的研究。正是在这个从小浸染的艺术氛围当中,冯立逐渐地培养起了对绘画的深厚兴趣;在父亲严格并近乎苛刻的训练过程中,也逐渐成就了他优越的绘画感性及对传统绘画的知觉和理解,绘画也因此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2年冯立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并于2001年进入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5年作为人才引进,调入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任教至今。期间他的绘画取材广泛,手段丰富,从油画到粉画、从素描到速写、从水彩到国画几乎都有涉及,创作颇丰,多幅作品参加国家、省部重大展览并获奖,并出版多项论文论著。

在美术思潮迭起的今天,艺术面临了来自西方思潮和当代化进程的诸多挑战,艺术的价值体系一再被无情的冲击,艺术家都面临了来自多方面的困惑。自封退步堂主的冯立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静思习惯催生了冯立的自觉意识和独立品格,自幼对欧洲文艺复兴绘画巨匠、以及董源、八大、倪云林、吴昌硕、黄宾虹等等一系列大师作品的悉心研读,也逐渐清晰了他天然的文化属性和精神诉求。无论是纸本还是架上,长期的绘画经验积累和成长,使他在作画的过程中常能步入到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貌似漫不经心的画面操控和挥洒的笔墨意趣往往能一气呵成,拿捏周转的恰到好处;他的作品往往都能做到多元素有机结合,达到密切的协调和统一,冯立近期的创作更为随性,往往将构图、设色的设计成分蕴含于不经意之中,在具象描绘中植入抽象,层次分明却又危机四伏,在稳定中隐藏着众多的不确定,最终形成画面的动态特征;恰恰正是这种不合时宜的创作方式,使得作品面貌产生着不同于以往的视觉呈现,既熟悉、又陌生,观赏在质疑与肯定间不断犹疑、反复的追问增加着对作品的玩味与互动因子,进而产生了某种莫名的困惑、沉醉以至冲动,最终实现了某种“在别处”的审美所指以及潜移默化的艺术再现与创造功能价值。最为可贵的是所有这些意象和谐、温润地深藏于画面中,似乎被封存的故事,稍加触碰便可绽放开来;巧妙的画面构思和雅致的笔墨意趣无不透露出其作品的禅境和诗意。

陶瓷作品 17-1 (42cmx25cm)


陶瓷作品 27-1(38cmx25cm)


陶瓷作品 19-1(24cmx24cm)


陶瓷作品 20-1(24cmx24cm)




画如其人往往最适合用来形容画家绘画语言与风格的成熟程度,熟悉作者的朋友都清楚:此君好品茶、精研玉器、古瓷、红木家具……此类喜好绝不是简单的痴迷,而更多的是具有学习与研究的意味,但凡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项目,他便能一心深挖下去,即使琢磨出个子丑寅卯亦不罢手,由此种种,他的艺术创作也便具有了广阔的深度,哪怕是简单的几笔勾勒,却也好像蕴含了多种捉摸不透的解读方式,很适合小心翼翼的体会,如同一壶幽香的好茶,非常值得细细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