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社区 首页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富田桥秆龙灯会
《富田桥秆龙灯会》是民俗类非遗项目,2023年12月27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函【2023]167号文件公布为第六批湖南省级非遗项目。
涟源市荷塘镇富田桥村,旧时属湘乡县集祥乡敦行44都,《同治·湘乡县志》地理卷中标记为“富田市”,因地处蓝永(蓝田--永丰)古驿道中点而形成集市,另外一条与蓝永驿道同规格的石板路通往旧时的崇善40都治所茶园山(今娄星区万宝镇),富田桥因路而兴市,因市而闻于世。据《同治·湘乡县志》兵防卷·祥异篇记载:顺治6年(公元1649年),湘乡县大疫,死者甚众,十室九空。富田桥先人编草龙祈福禳灾,连续两年迎来大有之年(即大丰收)。于是,富田桥人便有了舞龙祈福的信仰,成立了秆龙灯会,并分为上街灯会和下街灯会。祖辈流传下来的规矩:上街的秆龙是11节,可以上下左右飞舞,动作中表达故事情节,刚劲威武。下街的秆龙是13节,只能前后游走,上下摆动,不能左右翻飞,彰显高贵矜持。表示上街的龙是雄性,它左右翻飞去取悦下街的雌龙。祭祖求神、祈雨禳灾、结亲访友都需要秆龙,秆龙成了富田桥人的精神寄托。秆龙灯会以富田桥为中心,覆盖涟源南部的金石、水洞底、杨市、茅塘、枫坪、斗笠山、白马等乡镇,幅射到娄星、邵阳、双峰、湘乡、新化等县市区。从富田桥秆龙灯会有史记载的第七代传承人周希钟到现在经过父子传承及师徒传承至今已有十七代,370多年历史。富田桥秆龙灯会活动程序:1.选料:选用当年收割的稻草晒干,选最长的茎杆去杂去毛;精选1.5米直的杂木去皮,做龙节骨杆;选用当年生产的苎麻做龙须,楠竹做龙头颚舌。2.编织龙头:龙头分为上颚下颚,全部用1.2米长的青竹片作骨架,用麻绳固定成型,用稻草编成龙鳞,下颚与上颚一样大小。龙头高(连举杆)1.8米,龙头长2.5米,龙舌长30厘米,龙角长25厘米,龙须长80厘米,龙眼和鹅蛋一样大,最后用朱砂及鸡血点晴完成。3.装香:整条龙从头至尾的龙节骨上都插上香火、龙头最多。制成后安放于关帝庙(观音寺)。择定吉日,由当地名望较高的人于关帝庙(观音寺)主祭,按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撒馔、送神等六个程序祭祀,将龙请出关帝庙,巡街串游亲善区域。各家各户用纸和竹片扎成各种各样的花灯,举灯随行,每到一户,主人燃放爆竹迎接,秆龙自大门入,绕堂一周即出。舞龙的人员统一服装,乐队以锣、鼓、钹、唢呐为主。秆龙舞完后就是比灯,然后送龙归海,正月十五晚上,举着龙到井边烧掉,意味把瘟疫、邪气都随龙送归大海,留下吉祥平安富贵。由秆龙灯会习俗派生出其他习俗,有祈求平安、求嗣、求财,求寿、求金榜题名等都是有求必应,秆龙灯会成了富田桥人民心中的神灵,富田桥秆龙灯会编龙,扎灯制作工艺原汁原味,比灯唱戏观赏性强,群众参与广泛,是一项集音乐、舞蹈、美术、武术、体育、戏剧于一体的文化大餐,影响深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相关信息:
已有0人参与,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