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路社区 首页
仓颉陵庙民间祭祀活动焕发勃勃生机

 仓颉,姓侯冈,号史皇氏,河南南乐县吴村人。他是黄帝时的造字史官,是他创造了中国最早的文字,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斯文鼻祖,为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延续与传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仓颉陵庙位于南乐县城西北三十五里,梁村乡吴村北。经专家研究,仓颉陵庙古文化遗址面积为15000平方米,1999年对遗址进行了试掘,根据地层堆积和出土遗物分析,遗址最下层为仰韶文化层,其次为龙山文化层,上层为商周时期的堆积,以龙山文化为主,堆积厚,延续时间长,遗物最丰富。据史载,仓颉庙始建十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建在古昌意城中,当时叫"仓颉祠"。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明朝天启年间的修建。解放后,仓颉庙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经近年来的修复,仓颉陵庙才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仓陵陵门正中书"史皇林"三字,在仓陵神道正南。陵前有一对石翁仲东西相对站立,雕刻线条流畅,细腻自然,为明朝隆庆年间刻成。仓颉陵墓今为土家,青砖围砌,高约5米,直径10米。陵西南有"故宅井",陵北有"造书台",台上有古亭名"仓亭"。在仓庙南端有朝天门,它前方有三方匾额,正中书"史皇圣庙",为康熙十年南乐知县方元启所书。左右两侧各有一匠,一书"文宗",一书"字祖",是孔子后裔曲阜贡生南乐县丞孔尚义所题。朝天门以里有两通大方碑,高大挺拔,东侧石碑刻"三教之祖",西侧石碑刻"万圣之宗",碑阴记载了立碑过程及仓领陵庙的盛衰状况。两碑为明天启年间朝廷显贵奉旨修建仓庙后所立。仓庙由正殿和拜殿衔接组合,正殿坐北朝南,为庑殿顶,明朝天启七年建筑,因殿前檐下有"万古一人"巨大牌匾而得名"万古一人殿",是主祭仓夫子的地方,殿内正中为神龛,仓颉金身塑像端坐其中,两侧有宋朝名相寇准所题日月联,日联为"盘古斯文地",月联为"开天圣人家"。拜殿卷棚顶式,明朝祟帧四年八月修建,拜殿前檐的两根方石柱擎托,雕刻精美雅致,是古代石刻艺术中的佳品,东西二柱正面阳刻对联,背面和内外侧面分别雕刻"二龙戏珠","二龙戏莲"及花卉图案。石柱上的图案和文字,采用的是高浮雕手法,刻制难度较大,在全国各地古迹中都很少见。仓庙北端有藏甲楼,硬山式两层阁楼式建筑,绿琉璃瓦盖顶,通体红墙,坐落在月台之上。楼正面檐下有一木匠上书"藏甲楼",为颇有名气的大军阀孙殿英所题。他于中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任大名镇守使,为附庸风雅,而题此匾。



相传仓颉生于农历正月二十四日,后遂成古庙会日期,每年正月里古庙会,春秋两次大型民间祭祀活动,许多人到这里顶礼膜拜,香客云集。

本文来源:http://nlxcjl.chc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