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李岩(1606~1644),即李信,字岩,名威。贡生,生于万历三十四年,卒于崇祯十七年。
李岩出生于河内县唐村的一个文武世家。祖父李政德为武痒生,在怀庆府开业羽箭行,也是早期的煤矿实业家,为济源煤业的东家;叔祖李政修甲科进士,文武皆功;其父李春茂,字庭璧,号叶蓁,明万历贡生,精研孙子兵法,研创无极功、十三势、枪、拳、箭术,创编《无极养生拳论》《十三势论》《十三势行功歌》;在晋、陕教书、传拳,誉传神功。嗣父李春玉,字精白,万历痒生,田业百亩,开封、杞县业粮行。大哥李伦字山号大用,出身贡生,汜水教渝;二哥李仲字峰,号仲元,贡生,精枪、拳、箭术,任同官教谕,崇祯十三年经李牟牵诱入李自成起义军为将,化号大亮;三哥李俊字岭号政,文武有才,精拳、剑、箭术,任浙江佥事。
李岩是太极拳的创艺者之一。据《李氏家谱》序记载:“九世公讳仲、讳信,结陈沟姑表陈公讳奏廷,三表兄弟太极门拜师结义,树志文武,竞功成名,创艺太极养生功,练传无极功、十三势、通臂功,考举选贡,诱闯贼营,文武智杰,威震贼雄”。
李岩是李自成农民起义队伍中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针对李自成的流寇主义和对待平民的凶残等不良倾向,曾经多次进行劝谏:“取天下以人心为本,请勿杀人,收天下心。”李岩给李自成提建议说:“欲图大事,必先尊贤礼士,除暴恤民。今虽朝廷失政,然先世恩泽在民已久,缘岁饥赋重,官领吏猾,是以百姓如陷汤火,所在思乱。我等欲收民心,须托仁义。扬言大兵到处,开门纳降者秋毫无犯。在任好官,仍前任事,若酷虐人民者,即行斩首。一应钱粮,比原额只征一半,则百姓自乐归矣。”并密遣党羽扮作商贾,四出传言:“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又编口号使小儿歌曰:“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又云:“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李自成听从了李岩的建议,整顿军纪,严明法治“军令不得藏白金,过城邑不得室处,妻子之外不得携他妇人,寝兴悉用草布幕绵”“马腾入田苗者斩之”。“军令有犯淫劫者立时枭碟或割掌,或割鼻。”李自成的起义军经过整顿,军纪严明,受到百姓的广泛欢迎。“饥民从者日众。”
李岩劝李自成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均田免税。”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进行土地改革,使农民重新获得土地。明朝末年,官僚、地主阶级采用巧取豪夺的方法,霸占了大量土地,大批农民的土地被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导致失去土地的农民流离失所,生活陷于绝境。“均田”的口号提出之后,义军所到之处使农民又重新获得土地,改善了农民的生存条件,改变了农民的悲惨命运。
第三是对前明官员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分化瓦解前明王朝力量,遏制前明王朝残余势力的反抗与反扑,保持新政权在政治上的稳定。
李岩在起义军中,打仗虽不是很多,但每战必显示其军事家的本色。郭沫若先生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对李岩在军事方面的才能颇为称赞。说:“他究竟立过些什么军功,打过些什么得意的硬战,史籍上没有记载。但他对于宣传工作做得特别高妙,把军事与人民打成一片,却是有笔共书的。自十三年以后至自成入北京,三四年间虽然有过几次大战,如围开封,破潼关几役,但大抵都是‘所至风靡’,可知李岩的收揽民意,瓦解官兵的宣传,千真万确地收了很大效果”。河南府兵变是起义军分化瓦解敌军,在敌军上层作好策反工作的典范。河南府即今洛阳市,当时为明神宗朱翊的儿子福王所盘踞。由于起义军适时做好敌军策反工作,致使总兵王绍禹“反叛”,起义军便很轻易地攻下了河南府。
发动群众进行人民战争,这在围攻开封的战役中表现特别突出。起义军曾经三次攻打开封,采用了不同的战略战术,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一次攻打开封在崇祯十四年春收复洛阳之后,“计其精贼,不过三千,合诸助从之徒三万人。”“助从之徒”是起义军的十倍。第二次攻打开封是崇祯十五年春四月,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方法,对开封“围而不打,坐以围之。”一直围到七月。崇祯皇帝“诏援剿总兵许定国以山西兵渡河援之。”起义军将许定国兵击溃于覃怀。督师丁启睿援汴之军也在黄河边上被击溃,督师丁启睿、保督杨文岳合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案诸军,都已成了惊弓之鸟,起义军渡河逐之,“追奔四百里”缴获官军马骡七千,歼敌兵数万。第三次攻打开封是在崇祯十五年八月,仅“助从之徒”就达十万。“开封久围,食尽,人相食”,“九月河决开封”,起义军“乘高据伐,”“浮舟入城,”将城中数万官兵“尽掠以去”。取得了围攻开封的决定性胜利。自此之始,起义军所到之处,敌军即望风而逃,过无坚城。
在李自成夺得政权前,制将军李岩上疏谏李自成四件事,建议起义军不要匆忙入城,要对吴三桂采取拉拢的政策等,可惜“自成见疏不甚喜”。特别是在对待吴三桂的政策上的失误,致使满清军长驱直入,将屯兵京城享乐的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明崇祯十七年,在起义军生死存亡的关头,李自成听信牛金星的谗言,设计杀害了李岩。
《甲申三百年祭》结句说:“而李岩的悲剧是永远值得回味的。”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思想和“进京赶考”、“你们要当刘宗敏,我可不当李自成!”的话语,在引发我们深思的同时,更让我们对家乡的李岩增添了几多敬畏,对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增添了几多传承的责任。
千载寺武术文化交流推广平台
电话:15839166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