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太极拳诞生于焦作地区,焦作地区厚重的地域文化乃是太极拳诞生的文化基础。焦作地区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焦作地区道教文化发达,尤其是道教理论发达,为太极拳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焦作地区武学传统悠久、武术文化源远流长,为太极拳的诞生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从今天开始,我们分三期刊载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覃怀文化研究所所长程峰先生的《太极拳诞生的地域文化背景》,以飨读者。
程峰教授访问唐村保存太极拳谱的李立朝老人
博爱唐村千载寺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曾记载,唐十力和尚少而聪慧,文、武、医、易、博、艺皆修,弘扬释、道、儒三教,修《涅磐》、《摄论》、《黄老》并融易以《大明渡无极经》、《易筋经》、《道德经》、《黄庭经》、《千金翼方》,导引吐纳,创艺无极养生武功,从而为太极拳的“创艺”奠定了基础。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曰:“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也。”儒释道三教的思想、《涅磐》、《摄论》、《黄老》、《大明渡无极经》、《易筋经》、《道德经》、《黄庭经》、《千金翼方》以及导引吐纳之术,就成为“无极养生武功”的思想来源和哲学基础。
无独有偶,太极拳的创始人之一、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廷词的《长短句》也曾记述道: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由陈王廷《长短句》中有“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可知,《黄庭经》对陈王廷“造拳”是产生重大影响的。《黄庭经》时刻伴随着陈王廷,陈王廷也不时地研习其中的思想内涵,并把它融于“造拳”之中。
唐十力和尚与陈王廷虽然不是同一个时代,但他们“创艺”拳术或“造拳”的理论基础是基本一致的,此二人创拳的实践即可证明,太极拳的创立与导引吐纳之术及《黄庭经》、《千金翼方》等理论经典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导引吐纳术、《黄庭经》、《千金翼方》,或在古代的焦作地区就非常发达,或诞生于焦作地区,或与焦作地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焦作地区浓厚的道教文化是创立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一) 引导吐纳之术
我国的导引吐纳之术源远流长。导引主要是通过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体运动,使人体各部血液精气畅通无阻,达到改善身体健康的作用。吐纳术是通过吐故纳新,排出身体浊气,吸纳清气,达到服食养身,形神相亲,表里相济。
焦作地区地处中原,历史悠久,《尚书·禹贡》篇称其为“覃怀地”,道教文化发达。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的《怀庆府志·杂记·轶事》(卷32)记载:“尹寿子,相传虞舜时人,说道经于河阳”。河阳即黄河之阳。“说道经于河阳”,就是尹寿子在河阳传经布道,传授长生不老的修炼方法,这说明远在虞舜时代,覃怀大地就有了道教的方法和理论。西汉时期,焦作地区曾出现了著名的善于引导吐纳之术的大师刘自然。刘自然原姓李,善引导吐纳之术。刘自然庵即位于金伞山(今博爱柏山)万寿观。据下期城《观音庙碑》记载和地名考证,汉武帝曾亲至柏山,向李自然学习导引吐纳之术并赐其国姓,准其由李自然名为刘自然。清道光五年(1825年)的《河内县志·金石》(下)(卷21)载有东方朔于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撰写的《金伞山万寿观自然先生赞》。这篇碑文是记述导引吐纳之术的较早的史籍,其中东方朔高度评价了刘自然的导引吐纳之功。而将导引吐纳之术运用到练拳习武之中,则是在博爱唐村千载寺完成的,因为在千载寺的墙壁上原存有《导引图》石刻一幅,此图应是千载寺僧侣提高内功修炼的图谱,也是太极拳揉合导引吐纳之术的实证。
从刘自然的导引吐纳之术到千载寺的《导引图》,构成了一条清晰由强身健体的导引吐纳之术到寺院僧道习武练功的发展脉络。将拳术动作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是保障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进行;其次是通过形体运动促使人体内部宗气的形成;第三是通过拳式的形体运动促进人体宗气的均匀分布,达到全身表里上下、肌肤内脏,发挥其滋润营养之作用。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兼修、动静相辅的内功拳运动。这对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拳术技巧,的确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
(二)魏华存的《黄庭经》
《黄庭经》出于西晋,是道教上清派诸经之一,分内外两篇,全称为《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据齐梁间陶弘景《真诰》的《叙录》载:上清经皆由魏夫人传杨羲、许谧,“数传之后,为某窃之,因济浙江,遇风沦漂,惟黄庭一篇得存”。其中的魏夫人就是晋司徒魏舒之女魏华存。魏华存(252~334年),字贤安,又名魏元君,西晋兖州任城国人,今山东省济宁人。晋司徒魏舒之女,女道士,道教上清派开山祖师,道教界奉其为“紫虚元君”、“南真”,号“南岳夫人”。魏华存自幼好道,24岁时嫁给南阳(今修武)刘文为妻,生两子后另居室内修,独自修炼。并在当时的河内郡(今焦作地区)的阳洛山、王屋山、修武各地,从不同途径收集道教的各种书籍,后经过认真筛选、整理、注释、诠次,把自己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个人的道悟、感受,撰成了著名的道教养生典籍《黄庭经》,创造了吐呐、导引、咽津、存思、服气之法。《黄庭经》将宗教思想与医学、生理学、气功学、养生学相揉合,以七言韵诗的形式阐述了积精累气健体长生的理论,为内丹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黄庭经》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每部皆有八景神镇守,合为二十四真。这些神祗各具名称服色,与该器官的性状及功能相适应。实际是将脏腑的功能称为“神”,是器官崇拜也是自然崇拜的内部化和微观化的结果。黄庭分上、中、下三宫也称“三丹田”,从真神居住角度称为“宫”,从炼养修真角度称为“丹田”。内丹讲求炼精结气沉入丹田,积之既久体固精盈乃至长生不老,认为真气运行和调动以下丹田为出发点和归宿。
关于魏华存的《黄庭径》与太极拳的关系,从《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的记载以及陈王廷《长短句》中的“《黄庭》一卷随身伴”,可见一斑。
沁阳神农山二仙庙
(三)嵇康等人的养生理论和实践
焦作地区以嵇康、阮籍等人为代表的养生文化发达。魏晋时期,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隐居河内山阳二十余年。阮籍、嵇康都有丰富的养生思想。养生即养性。嵇康认为,性命之理可导养不可更化。嵇喜的《嵇康传》说:“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之。”“夫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致。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若安期彭祖之伦,可善求而得也。”嵇康在《养生论》中说:“蒸以灵芝,润以醴泉”,“呼吸吐纳,服食养气,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嵇康指出,养形须结合节欲、食气、服药、运动等。运动包括食气、服药、体力劳动(如锻铁、灌园等)、游历山川等活动。“食气”就是注重呼吸吐纳等运动锻炼,“所食之气,蒸性染身,莫不相应。”阮籍的养生思想偏重养神,即重在追求内在精神境界的自由与和谐。阮籍在其《大人先生传》说:“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修身养性,不违其纪。惟兹若然,故能长久。”阮籍还认为,养性须作到虚静专一,“清静寂寞,空豁以俟,善恶无所分,是非无所争,故万物反其所而得其情也”。“泰始真人,惟大之根,专气一志,万物以存。”
而至唐代的孙思邈不仅是著名的医学家,而且是著名的养生理论家,在养生方面著有《存神炼铭》、《摄生枕中方》等。焦作地区修建有许多的药王庙,以敬奉药王孙思邈。据《博爱县志》记载,唐高宗李治永徽元年(650年),黄河中下游流域发生瘟疫,医药学家孙思邈闻讯来到今博爱县月山寺西侧、丹河东岸的圪垱坡,挂牌行医,为群众治病。相传,613年,孙思邈在焦作的李贵作一带亲手种植千头柏,并结草为庐,凿井取水,上山采药,下山炮制,往返于太行山、王屋山之间,施药救人,遍搜民间药方,为后来撰写《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医药论著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茅山派宗师唐代的司马承祯、宋代道士贺兰栖真的道教思想也是传统养生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嵇康、阮籍等人的养生理论、孙思邈的《千金翼方》等养生著作曾是唐十力和尚创无极养生武功的理论之一。由“无极而太极”的理论推知,也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千载寺唐僧十力和尚》的碑记就有“融易以《大明渡无极经》、《易筋经》、《道德经》、《黄庭经》、《千金翼方》、导引吐纳,创艺无极养生武功,练传《千载养生医鉴秘诀》”的记载。
博爱县月山镇皂角树“竹林七贤亭遗址”碑
(四)何瑭的阴阳哲学思想
太极就是太虚,太极就是一,太极就是道。道者,阴阳而已。《内经》曰:“阴阳者,万物之本始也”。因此,太极即世界之本始。《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阴阳是也。《六书本义》中说:“太极函阴阳”。《类经图翼》说:“大之而立天地,小之而悉秋毫,浑然太极之理,无乎不在”。因此,太极就是“万化之本”。《内经》又云:人体“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明代的何瑭在阴阳并存本原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阴阳是并存的二物”理论,即阴阳“不可混”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会对太极拳诞生的产生重大影响。何瑭(1474~1543年),字粹夫,号柏斋、虚舟,世称柏斋先生。明怀庆府武陟人,今河南武陟人,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在何瑭看来,世界的本原既不是气,也不是理,更不是心,世界的本原是形与神。形神来自宇宙的阴阳二气。他认为,只有阴阳相合,物才能产生;阴阳相离,物就会死亡。同时,何瑭提出了“阴阳是并存的二物”理论,即阴阳“不可混”思想。他认为,阴阳是不可混同的又各自独立存在的实体,万事万物皆分阴阳。因为“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天不能生地,水不能生火”,所以阴阳不可混。又认为万事万物对于阴阳及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归属是固定不变的,如夏为阳为火,冬为阴为水,火旺于夏,水旺于冬等等,提出了阴阳是并存的二物思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平衡,周身上下内外形气一体,如太极之象,混然一圆。正是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转化的特点,使中国的传统武术技能,也讲究刚柔平衡,刚柔相济。阴阳是太极拳运动的灵魂,“不知阴阳,便不知太极”。太极拳的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等阴阳相合的动作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何瑭阴阳哲学思想的体现。
总之,古代的焦作地区道教文化发达。刘自然的导引吐纳之术、魏华存的《黄庭经》无疑为太极拳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嵇康、阮籍等人的养生论、何瑭的阴阳论思想等也对太极拳的创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如此的文化氛围之中、深邃的理论基础之上,李岩、李仲、陈王廷创立了太极拳。
千载寺武术文化交流推广平台
联系电话:15839166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