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门街道 首页
湖南武冈不光历史悠久,美食更是远近闻名

以“黄埔文化”闻名天下的武冈,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其历史悠久,自西汉文景置县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其间,屈原、郦道元、陶侃、王安石、柳宗元、文天祥等众多名家都曾在武冈留下灿烂的文化遗产。


武冈地处湘桂黔交界之地,素有“黔巫要地”美称,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是湘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一大景区,当地的饮食文化也同样别具特色,不仅是武冈的米粉和卤味早已是名声在外。

另外,太平门的洗沙(即豆沙)包子、南门口的米粉、水南桥的米豆腐、旱西门的蕨粑粑、老南门的烤红茹、骧龙桥的油炸粑、四牌楼的卤味、高庙下的发糕(即米糕)等,这一串名字都能勾起不少人对武冈美食的回忆。


武冈血浆鸭

武冈“血浆鸭”,吃起来香甜、酸辣、嫩脆、,是武冈的传统饮食。炒制“血浆鸭”的方法是:选用一公斤左右重量的本地仔鸭,备好子姜二三两、大蒜一两,鲜红辣椒三至四两(青椒亦可),米醋一两(醋精配清水或用酸水亦可),甜浆一两等作配料。

杀鸭时,先将鸭血流入醋加清水的酸水莱碗里,使其血浆不致凝固,然后将子姜、甜酱拌人血浆中搅匀,再将鸭子分档切成小块,用肥膘肉四至五两煎溶,将鸭放人铁锅中爆炒,再入辣椒、蒜拌炒闷熟,锅内无水时,把血浆拌料加味精倒入锅中,边倒边炒,待血浆成熟后,即或出锅上席食用,味香甜鲜嫩可口。血浆鸭一年四季都可以做,但最能做出口味的是秋季。因为这时候的鸭子不老不嫩。所以武冈人在中秋、重九两个节日普遍吃血浆鸭。


武冈铜鹅

武冈素有“铜鹅之乡”的美称,据史料记载,远在400年前的明朝嘉靖年间,武冈的鹅就被誉为“世界名鹅”。武冈铜鹅分青、黄两种。青铜鹅羽毛全白,嘴、趾、蹼及皮肤均为黄色。武冈铜鹅肉质鲜美、细腻,深受食客们的喜爱。它的加工方法很多,如板鹅、红烧鹅、清炖鹅、米粉鹅等。

武冈县城有专门的“铜鹅餐馆”,经厨师烹调,可制作出清炖鹅肉、小炒鹅杂、蒸烹心肝、煎炸脖颈、烧烤鹅蹼、酒喷鹅头等十几种传统名菜,特设的“全鹅席”,更是五花八门,不离鹅身,令食客体会非常。


猪血丸子

猪血丸子是武冈传统春节时最常用的一道腊菜,油而不腻,韧性极佳。所谓猪血丸子,自然少不了猪血,而且要新鲜的猪血。制作猪血丸子时,把新做的水豆腐沥干水后放进一个干净的大盆子里面。然后把水豆腐全部捏碎,越碎越好,直到成粉未状。再把准备好的猪血及其他配料一起倒进去。马上用力搅拌,直至完全均匀。

这时,盆子里面已经是“江山一片红”了。用手把盆子里面搅拌好的原料捏成一个个大小适中的“血球”,再把“血球”放进一个干净的筛子里面。老家很多人烧柴火,把摆满刚捏好的“血球”的筛子放在烧柴火的灶上面。然后任每天煮饭做菜时的烟火薰燎“血球”。当“血球”一个个薰干后,便大功告成了。


武冈米花

武冈人有逢年过节制作米花的风俗,米花在民间象征"吉祥喜庆",因它形如"满月"有花,即"圆满发达"之意。

武冈米花用糯米制成的,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淘洗数次,放置清水中浸泡发胀后,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拌上食品红,一并置于甑内(中间用隔板间开)蒸熟。然后取出摊在一个碗口大小的篾箍内,使之粘合平整均匀。每个米花约1cm厚,由红、白两层组成,上层为红米饭。将做好的米花摆在篾垫或木板上,放在阳光下晒干。白色底层若碎玉铺就,红色面层如玛瑙嵌成,远远看去,像艳丽的花朵,故称之为“米花”。


据《武冈州志》载,早在西汉,武冈建都梁候国时,逢过年过节民间就有制作米花的风俗,当时称为都梁米花"。

米花的食法有三种;一种是油炸米花,即将米花炸至膨大、脆松即可;二是泡米花油茶,即用油炸好的米花配上食糖、茶叶、芝麻,用开水冲成;还有一种是米花丸子,即将米花回锅蒸软,拌上瘦肉泥、胡椒粉,做成米花丸子蒸熟,再配上肉汤、葱花,柔糯鲜嫩、清香爽口。


武冈空饼

中秋节吃空饼是武冈古老的习俗,已经有五六百年历史,制作空饼分和面、揉面、和馅、揉馅、包馅、压饼、团饼、上芝麻、再团饼、烘焙十道工序。

武冈空饼集酥、香、脆于一身,有种纯天然的坚果香味和口齿留香的面粉醇香,轻轻咬开之时,空饼爆发出“嘣噶嘣噶”的脆响,那甜丝丝的麦芽糖随着舌尖在口腔里旋转,那香酥酥的芝麻味儿立刻迷泛到两腮,有着那种纯美的享受。放一段时间的空饼会变软,那醇香弥散,用舌头抵触一下饼皮即化,老人和小孩都可以吃。如果想吃脆酥的感觉,把变软的空饼放在微波炉加热三十秒即可,它又回到了刚出炉的状态。